上周回老家,遇到了好久没见面的李婶,李婶看到我妈,就赶快拉着我妈聊天,老姐妹一聊就停不下来了。
于是,我就在旁边陪着,对于李婶我也有一定感情,我的童年中有很多李婶的回忆,李婶对我也很好。
李婶和我妈聊着聊着,竟然伤心地落泪了。
李婶有两个儿子,都考上了大学,毕业后在外省工作安家,儿媳生孩子后,李婶便去帮忙带娃。
原来李婶给大儿子带完孩子后,去给小儿子带娃,两个孙子都是李婶在带,但是,李婶在给小儿子家带孩子时,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。
对于李婶的做法,我其实是赞同的,因为李婶在小儿子家过得太憋屈了,真是没必要一直让自己那么委屈。
其实,老人给子女带孩子时,在三个时间要果断回到自己家里。
展开剩余80%一 、身体不好,已经无力带娃
前几天看到一件事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推着婴儿车,突然老人晕倒了,周围的人看到后,有好心人帮忙照顾孩子,有人叫救护车。
最后多亏好人心的帮助,老人心梗抢救及时,没有落下严重的后遗症,婴儿车里的孩子才半岁多,也安然无恙。
试想,如果老人是独自在家里带孩子,如果老人突发病,不能及时抢救,后果不堪设想,而孩子也危险。
虽然说很多家里都装了摄像头,但是,年轻人工作的时候,也不会一直看着摄像头,再说摄像头是装在客厅,也不能全部覆盖。
这个老人已经71岁了,那天推的婴儿是小儿子家生的三胎,儿媳妇本来就是高龄产妇,家里经济条件一般,所以要继续工作。
没有人带娃,就非让老家年迈的婆婆过来带孩子,老人也不敢推脱不来。
根据我的了解,很多老人都有老年基础病,比如:高血压,血脂高,或者糖尿病,更有很多年老女性晚上失眠。
如果身体各项指标稳定,带孩子不太累的话还可以承受,但是如果身体实在不好,老人要如实告诉子女。
毕竟带孩子太耗人了,耗费体力精力,年轻妈妈带一天还累得够呛,更何况是年龄大,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。
二、不被尊重,太憋屈
李婶就是在小儿子家里带孩子的时候,不被儿媳尊重,李婶一忍再忍,最后实在忍不了了,就和儿媳吵了一架,直接回老家了。
李婶说,小儿子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,平时儿子儿媳和孙子一个房间,她晚上自己睡一个房间,有时候晚上孙子和自己睡。
但是,小儿子的妈妈经常过来小儿子家里短住,每次来了后,小儿媳都让婆婆,也就是李婶搬到客厅阳台上的折叠床上睡。
而李婶睡的房间让给小儿媳的亲妈住,小儿媳说:“我妈睡觉轻,阳台隔音效果不好,我妈睡不着。”
刚开始李婶还客客气气的,亲家母一来了,李婶就主动把卧室让出来,让亲家母住,亲家母也习惯了这样的安排。
但是,上次李婶重感冒,头痛难受,浑身无力,小儿媳的亲妈来了后,小儿媳依然让婆婆搬到客厅阳台住。
李婶当时就挺生气,自己病成这样,儿媳还是不体谅自己,自己为小儿子家带孩子两年多了,再累也不吭,但是儿媳似乎一点不感激。
更让李婶生气的是,儿媳的亲妈来了后,家务活还都是李婶做,儿媳妇带着自己的妈妈出去吃饭,出去玩,婆婆理所当然在家里带娃。
三、孩子大了,不需要老人带了
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,在不少家庭,尤其是奶奶带娃的家庭,等孩子上学后,如果不需要老人接送了,孩子自己也独立了。
这个时候,其实就是老人离开子女家的时候了。
如果老人依然留在儿女家里,自己也没啥事做,每天过得也挺没意思,而回到老家的话,老家有邻居,左邻右舍可以聊天。
如果家里有几亩田地,还可以种点菜,种点省事的庄稼,生活在自己家里,其实比在子女家里生活更惬意。
再说,子女家里毕竟是他们的小家,适当的时候,老人的退出,可以让子女的小家庭生活得更自在。
因为老人教育观念和子女差别大,老人如果依然住一起,就会忍不住管教孩子,这样的话很容易引发两代人教育孩子的矛盾。
老人帮忙带孩子,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心存感激,毕竟老人帮我们带娃完全是心疼我们,是出于情分。
老人牺牲了他们的退休生活,离开他们熟悉的老家,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不辞辛劳地帮我们做家务,带孩子,帮我们撑起我们的小家。
但是,老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,老人也有自己的脾性,如果老人遇到上面三种情况,建议果断退出,回到自己家里。
发布于:河南省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